我要啦免费统计 导演培训|摄影师培训|导演培训班|编剧培训|摄像培训|后期制作培训|表演培训-中传英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服务商登录

报名咨询热线

010-65727776
首页 - 专业课程 - 摄像摄影

故事片布光详解(二)

发布时间:2015-10-13 14:51:36     浏览次数:次     发布者:本站

  


  “辅助光”的任务


  “辅助光”的任务是调节明暗。

  “辅助光”,又称“辅光”。从词源学看“辅光”的含义更加明白,意思为辅助光线。正如摄影现场,要是束光线从画面右侧照射到人物身上打,没有受光的地方当然一片漆黑。

  阴阳平衡依据的是地球上的次生光线。

  白天的屋外,太阳只有一个,但是没有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不是一片漆黑。这是因为太阳光通过大地和建筑的反光,在空间造成漫散射光,它对漆黑地方发生了影响作用。

  晚上的屋内,电灯光线应该从上向下,可是如果我们向天花板看去,那不是一片漆黑的。这是因为电灯通过房间里各种各样的东西反射形成了光的扩散,跑到了房顶上的缘故,称“间接光”。人眼具有奇异的光感能力,能够看清屋内的许多暗部细节。

  但是摄像机的感光能力远远不如人的眼睛,没有辅助光线,其结果是影像暗部比肉眼看到的状态要暗得多,甚至根本看不见细节。因此,我们要再现明暗关系时,需要依靠辅助光线的帮助来完成,这就是“辅光”的任务。进一步说,通过摄影机来表现肉眼对现实世界的印象,这就是“辅光”作为艺术手段必须受到重视的理由。

  我们已经知道辅光是模拟自然界“次生光”的。第一章布光章中已经介绍过,方法1、一次光比较强,二次光比较弱,构成“明暗反差度”。方法2、一次光和二次光的分布比例,构成“电影味道”。这里不再哕嗦了。




  辅助光设置的方法


  第一,“辅助光”是对摄影机无法看清的黑暗部分进行处理的光线,因此它的明暗形式量不可能比“主光”明亮。第二,处理“副光”要领是极力回避出现投影。

  回避投影简单的方法是把“副光”设置到摄影机的正后方,使得投影落到被摄体后面。其它的办法是把“点光源”处理成“面光源”来柔化投影。

 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影子,辅助光照明放在摄影机后面,也可以直接投射到天花板上,利用散射光线来柔化影子c这种方法也称“底子光”处理法。

  柔化投影不仅仅在背景空间部分,人物的脸部转动时,演员鼻子的影子也需要柔化。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柔和的光线,因为画面中无意义影子会伤害影像的品质。


  辅光和底子光


  对于学生电影来说,首先考虑利用现有的环境光,即掌握“背景光”亮度,然后来决定演员光的亮度。这样可以省略“背景光”所需要的灯光设备。即使在商业电影制作中,摄影师在拍摄外景时也常常按照背景光来处理演员光的亮度。学生一般拍摄外景带上两块反光板可以应付拍摄。

  照片上灯光助理举起一块反光板照明,一方面是增加作为天光的辅助光,也可以理解为“底子光”(lowbass)。

  在室内拍摄的情况下,可以采用自然光线来解决背景的基本亮度,也可以采用“底子光”照明方法肢画面背景的漆黑部分淡淡浮现在眼前。这些是由所谓的“辅光”来完成。“底子光”原本是电视摄像用语,是为了避免电视画面暗部“噪点”发生所需要的最低光亮。从概念上说“辅助光”和“底子光”是有区别的,前者是主要是指处理演员的暗部,后者是处理场景全体的暗部,我们也可以把“底子光”理解为背景的辅光。

  布光术语往往按照用途来命名的。日光灯按照用途来决定安放位置,被称作“辅助光”,“背景光”,“底子光”,当然按照其用途也可以称作“主光”。




  为了达到一种艺术效果,就需要定布光的手段和相应的处理方法,这些布光的手段和相应的处理方法,我们都称其为“效果光”。所谓艺术效果处理,有增加立体效果的逆光处理法,有增加空间感效果的光泽和光束处理法,有画龙点睛效果的眼神光处理法等等。

  “逆光”的基本意义与现实光源是否存在没有任何关系。它的人物是强调演员轮廓线条,增加空间感。

  亚洲人在周围漆黑的状态下,背景的黑与头发会溶为一体。这时需要逆光来勾勒头发的光泽。在宗教艺术上称“天使的光环”,中国称“佛光”。运用“逆光”手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。处理了“逆光”以后,可以表现演员头部的立体感。

  说到“逆光”位置,它是以演员为中心,安放在摄影机逆向的位置。拍电影时人物会走动,逆光的位置在正后方会给人顶光的印象。因此,一般逆光放在画面的左右,在演员背后的逆光最好还能照到演员的上部,它的光位应该在画面的左右比较高的地方。

  摄影现场使用支撑棒等专用工具,或利用房顶倒挂的方法,在高处设置“逆光”。这样可以在较广的范围里,发挥“逆光”作用。使用屋内用支撑棒的方法悬挂“逆光”,可以在被摄体正背后比较高的位置打“逆光”,一个灯就可以完成任务。

  “光泽”和“逆光”有同样的含义。“光泽”可以表现演员的“轮廓”和“立体感”。“光泽”是“逆光”的运用,从效果上又称“修饰光”。

  “逆光”位置放在人物侧面的后方之间为好,其高度几乎同摄影机的样。这是产生“光泽”,表现轮廓和立体感的有利位置。

  另外“逆光”对于表现被摄体的质感也是很有效的位置。墙壁高低不平的质感,物体的凹凸等等,在表现物体形状也是不可缺少的灯光。

  还有,对于香烟、蒸汽等进行表现必然满足“逆光”的条件。在音乐会的舞台上为了强调气氛,放一阵一阵的烟雾,从后面高处射来各色各样的光束,这也是“逆光”理论的运用。从乌云中穿出道金光的景色,也是种“逆光”状态。由“逆光”状态产生的“光泽”能够用来表现气体和液体的运动形状,我们常见的海底、热浪、海市蜃楼、喷水、雾气等光影也是如此。

  “光泽”出现的高度大致与摄影机差不多。从光学理论上讲,出现“光泽”是需要满足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条件,这时可以获得最佳效果。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细微的调整处理。

  使用数码摄影机时,可以通过像监视器观察到光线设置的微妙变化,知道打灯光的效果。在胶片摄影的情况下,一般要通过取景器观察进行判断。尽量在摄影机镜头的位置上确认打灯光是很重要的。“逆光”的角度对“光泽”的形式影响很大,微小角度的差别会呈现完全不同“光泽”形状。

  举个简单的例子:有人手握小刀,屏着气息,隐蔽在暗处瞄准了路边。这属于犯人描写。为了强调他握刀发疯的性质,导演希望刀刃出现寒光一闪的效果。那就需要调整刀刃的反光角度。这个反射角只要相差一度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。在实际拍摄中,这个短短的“寒光一闪”的镜头,需要多次实验,演练和配合,必须等到那把刀刃上的“光泽”能够达到“寒光一闪”艺术效果,我们才能正式拍摄。真是大家被“光泽”搞得死去活来啊。




  另外,在商业广告的拍摄方面,必须美化商品,15秒的电视广告,通常为了“光泽”熬夜。为此广告客户不惜代价,目前个广告灯光师的劳动力价格达到每天八千人民币。

  为了商品的轮廓,常用“光泽”技法。但是,我们要清楚,运用“逆光”处理“光泽”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物体的颜色,而是强调物体的轮廓、质感和立体感。具体的说,从摄影机的视点观察,“光泽”在前后黑暗的衬托状态才能发挥最大效力。所以还要细心处理“光泽”周围的暗部。

  例如,设定房间深处电灯没有开,如果不打灯光,漆黑一片,看上去犹如一块黑纸。但是,如果漆黑的地方有一点“光泽”,画面就会有纵深感。

  在屋外夜景拍摄外也是如此。画面深处与剧情没有关系,没有灯光,它就处于黑暗状态,像死胡同的感觉。但是,如果从背景深处安放“逆光”,出现一点“光泽”,周围的状态可以最低限度地被看到。例如同样过道的两个镜头,墙上发生光泽,有显得张力。

  “光泽”处理是布光中真正有价值是部分。


  过肩镜头布光


  过肩镜头是指画面带有前景的构图,其目的是为了明确人物之间的地理位置,俗称“对打镜头”,电影中“正打反打”画面频繁发生。对打镜头的延伸就是道具和演员的关系镜头。

  按理说一个场景中两个带关系人物的光源应该同样方位和亮度。但是,在转入“过肩镜头’’时,相对于主体人物,前景陪衬人物看上去会喧宾夺主。

  看电影的本质是在暗处窥视效应,那么接近窥视的区域(观众位置)应该比较暗,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黑框效应”,其逻辑称:“观众在暗中窥视画面,黑框处于暗处,黑框边上的东西理应处于暗处”。

  请参考示意图的海边风景,黑框边上有树叶和岩石应该比较暗。因此,在拍“过肩镜头”时,前景的光线要处理得暗一些。处理办法没有绝对的规则,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。

  例如,前景对象是白色的,即使不打灯光也不成问题。另外,前景人物处于侧面状态,还带着表情,这需要适量地补充光线,好让观众感觉到人物表演。

  物体的前景也适用“过肩镜头”布光法。


  眼神光




  在大全景中人们关心的是场景,如果拍摄特写,那么人物的表情就显得特别重要。

  人物重要表情的中心是眼神。表现眼神,要用“眼神光”,把光线射入瞳孔反射出来,这样演员的眼睛会显得炯炯有神。

  用“主光”和“副光”也会自然的形成“眼神光”,没有必要刻意处理。如果人物表情没有眼神的状态,需要移动光的位置来寻找眼睛的反光,也叫找“活眼”。

  具体方法是用个很小的灯具,或者用小反光板来拾取周围的散光,反射人物眼睛。一般是从人物正面的下方来处理效果比较好。

  这种方法需要点小技巧。有时,演员的脸部朝前有眼神,朝下时没有眼神了,这时可以再加一个小灯。

  在打“眼神光”时,如果演员朝向是变动的情况,用手托着小灯会方便一些。因为电影是运动的,演员的表演很微妙,有时走来走去,有时看来看去,所以担任“眼神光”任务的小灯光处在自由状态操作比较灵活。这是一个熟练技术,通常利用演员排戏时间,做跟踪“眼神光”排练,趁开拍以前掌握要领,故事片打“眼神光”要点就是熟练应对。

  处理“眼神光”时要避免增加脸部亮度,在演员眼球里有一点亮光就行了。

  在特写的时候,“眼神光”不是必须的,要依据人物的心情来处理。有时“眼神光”会破坏情绪。例如,在表现不安、自卑、受责备,苦恼等负面情绪的时候,“眼神光”属于画蛇添足之举。“在伤心的气氛中人物眼睛发光”那是不能接受的,除非导演想要描写这个人物品质有问题,坏人幸灾乐祸的情景。总之,打灯光还要阅读剧本,理解导演的本意。

  使用反光板的时候,由于反射角度关系,眼睛里的光斑会呈现四角形。有些灯光师傅不喜欢四角形“眼神光”,特意加工圆形反光板。

  最近发现电影特写镜头里,“眼神光”有星形和桃形等光斑的情况。有人说“眼神光”到了五花八门的时代了!这是受日本漫画文化的影响,这既有市场的需要又有内容上的必要。

  来源:电影摄影师


【联系我们】


扫描添加公众微信号,欢迎大家多多推荐,关注我们


微信公众号:zhongchuanyingcai

投稿邮箱: zcyc@cnmhr.com

商务合作:010-65727776






【 返回 】

咨询电话

010-65727776
扫描添加公众微信号↓